3D打印:航天航空、3C鈦合金、人形機器人打開空間
1、3D打印:成本、效率、新材料3大因素驅動市場應用持續打開,期待航天航空、3C鈦合金、人形機器人打開成長空間
1)為什么要用3D打印?相比傳統機加工“減材”制造,3D打印在成本端、效率端、定制化需求、異形件加工逐步具備優勢。
2)產業化的核心驅動哪里?近年來,3D打印的制造成本持續下降、打印效率持續提升、以及新材料的應用適應性,加速市場持續放大。
3)產業化的阻力在哪里?除產業化性價比因素外,行業的革命和自我革命也是核心關注點。以消費電子為例,加工廠之前大量的CNC固定 資產投資需被淘汰、造成原有產業鏈沖擊。但我們認為,3D打印將優先從行業的增量需求中滲透、如3C鈦合金,空間逐步打開。
4)未來市場潛力在哪?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場達180億美元。目前航天航空為核心驅動,期待3C鈦合金、人形機器人等未來打開空間。
3D打印行業深度研究報告:《3D打印,航天航空、3C鈦合金、人形機器人打開空間》來源:幻影視界。
2、成長驅動力(一) :航天航空:3D打印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,行業趨勢從小零件向大部件打印
1)市場空間: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達180億美元,預計2030年將達853億美元,2022-2030年CAGR=21.5%。其中2021年航空航 天和國防市場空間為13.5億美元,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86.6億美元。2022-2030年CAGR為26.1%,其中飛機為主要下游,北美需求增速快。
2)行業趨勢:3D打印技術顯現出從零部件向大部件擴展的趨勢,未來向發動機、無人機、微衛星、火箭等航空航天領域大部件領域延伸。
3、成長驅動力(二) :3C鈦合金:順應消費電子輕量化趨勢,新材料催生3D打印迎需求擴大
1)行業趨勢:鈦合金能夠更好地兼具堅固和輕薄的特點,從而降低手機的厚度和重量、并提高強度。未來有望進一步在各3C消費電子品 牌、產品類型中逐步滲透。
3D打印解決鈦合金量產痛點,成長空間有望在手機軸蓋、邊框、鉸鏈等核心結構件中持續打開。
2)市場空間:3D打印服務——我們測算直板機手機中框/折疊屏軸蓋3D打印服務市場空間有望達190億元(加工8000萬只軸蓋+2.2億個中 框)。
3D打印設備——我們測算鈦合金3D打印設備市場合計達170億元,參考消費電子3年技術革新周期,對應年均市場空間達57億元。
4、成長驅動力(三):人形機器人:3D打印助力輕量化、復雜結構生產效率提升
1)行業趨勢:3D打印助力輕量化、復雜結構生產及效率提升,有望與PEEK材料結合、進一步提升“輕量化”的解決方案。
2)市場空間:預計203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超千億、其中4大核心零部件占比56%,期待3D打印在零部件+PEEK材料應用的滲透空間打開。
